在写上篇关于光孝寺的博文时,了解到有本《光孝寺志》的书,其对光孝寺的历史,沿革等等介绍的很清楚,在网上搜寻很久,一直没能找到电子版的。上述博文写完后,不太甘心,继续在网上搜寻,最终还是找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资源(pdf扫描件)。
简单大概扫了一遍《光孝寺志》,发现前述博文中,关于光孝寺的介绍有很多错漏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原本打算直接将前文修改完善,但在搜寻《光孝寺志》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与光孝寺相关的资料,完全值得另起一文详加叙述,将这些资料分享出来。
《光孝寺志》
《光孝寺志》始修于明代崇祯年间,续修于清代乾隆年间,这两个版本皆不传于世,现在只有乾隆版的抄本保存在一些图书馆中。以后出版的一些点校本,排印本,影印本皆是以乾隆版抄本为底本的。(《光孝寺志》若干问题简析一文对各版本有详细分析)
读《光孝寺志》对了解寺庙的名称演变,历史沿革等是大有裨益的。
寺名沿革
- 东晋安帝隆安中(397—401),竱宾果三藏法师昙摩耶舍尊者,东游震旦,就此地建立大殿五间,创为“王苑朝延寺”,又曰“王园寺”。虞翻的后人舍宅为寺,名曰制止。不过,一般认为昙摩耶舍才是光孝寺的开山祖师,王苑朝延寺才是光孝寺最早的寺名。这样看光孝寺的历史就是大约1600多年。
- 刘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梵僧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飞锡至此,创立戒坛,立制止道场。制止道场,或称制旨道场、制止寺、制旨寺。
-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改“制止王园”为“乾明法性寺”。
- 武宗会昌五年(845)废佛,改乾明法性寺作西云道宫。
- 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复为乾明法性寺。
-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改法性寺为乾明禅院。
- 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诏并寺为祖堂。后住持僧守荣上言,复赐“乾明禅院”额。
-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乾明禅院为崇宁万寿禅寺。
-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诏改乾明寺为天宁万寿禅寺。
- 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诏改天宁万寿禅寺作报恩广孝禅寺。
- 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易“广”为“光”字,改“报恩广孝禅寺”为“报恩光孝禅寺”。
- 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赐“敕赐光孝禅寺”匾额。
- 明毅宗崇祯十三年(1640),南海人张悰修纂光孝寺志。
- 清顺治七年(1659),遭兵祸,大部分建筑被毁。十一年(1654年)重建,始有今天的建制。
-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广州知府顾光主持重修光孝寺志。
前述博文中对唐宋明清时期的寺名变化及演变介绍不多,这里补上。
门联
大门上的对联“五羊论古寺,初地访诃林”,是取自清代李长荣的五言诗“诃林即席成诗四首”之一,原诗是:五羊论古寺,初地数诃林。浩劫千年冷,秋风一巷深。经时蔬笋约,他日薜萝心。郭里如山里,幽栖未易寻。将“数诃林”改成了“访诃林”,更恰当,符合实际。因为柯子树只剩下一棵,没必要数了。
《支那文化史迹第三辑》
这本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支那文化史迹.第三辑》,第三辑主要收录了广东,湖南等地的寺庙图片及文字解说,开篇即是光孝寺。图书出版于昭和十四年(1939年),根据图片上的标注推测,最早的图片应该拍摄于明治42年(1909年)。
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民初,光孝寺内是一片萧瑟,很多殿宇被学校或者其他机构占据。
完整版的此书可以从文末分享地址下载。
《光孝寺与六祖慧能》.谢扶雅.1935
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谢扶雅写于1935年的小册子《光孝寺与六祖慧能》,主要介绍了光孝寺的历史沿革,寺内与六祖相关的重要古迹,六祖慧能传记及思想等。
《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罗香林.1960
作者根据昔年在广州光孝寺的实地研究,贯穿各种有关资料,以阐明自印度经海道传入之经典翻译、宗派构成、植物移植,与义净等高僧经广州赴印度等史实,对摄论宗之成立、传播与关系,及禅宗南派与广州译“涅槃经论”等之关系,均有相当发明。其中所考“首楞严经”之翻译底蕴,与诃子树移植之关系等,亦深为佛学界南怀瑾,及日本石田干之助教授等所推重。(参考自《中华罗氏通谱》特刊 缅怀先贤)
其他论文
关于光孝寺的研究,除了上述历史沿革,六祖禅宗等议题外,建筑风格,建筑文化,大殿结构,南汉铁塔等均有涉及。我收集到的相关论文资料有:
- 广州光孝寺大殿与潮州开元寺大殿比较研究.欧阳雨(硕士论文)
- 广州光孝寺伽蓝殿建筑研究.何傲天(硕士论文)
- 广州光孝寺建筑与文化研究.曹劲(硕士论文)
- 广州光孝寺南汉东西二铁塔铭考释.陈鸿钧
- 广州光孝寺南汉西铁塔形制考.苏漪
- 广州光孝寺二铁塔的建造性质.古正美
- 从光孝寺植物看海上丝绸之路.柏宇亮
- 广州光孝寺历代住持考述.达亮
- 依诗读史广州光孝寺题咏述论.钟东
- 光孝寺六祖慧能迹址考析.林有能
- 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大木结构研究.程建军
- 光孝寺及古建筑构件研究.陈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