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出租
立即入驻
欢迎入驻!

村里的那些年轻人

杂谈2年前 (2023)发布 小萝卜头
296 0 0

周六晚上,在我挪完车后,刚准备打开电视看切尔西队的比赛,突然有个初中的同学给我发微信,微信的内容是『有没有听过mmm』、『科威克听说过没有』,我问他这是什么,他说『网络金融啊』。我果断的给对方去了个电话,聊了大约40分钟,聊出的结果是:这个公司给的利息为「每天1%」,15天一结算,他们厂里很多工友每天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放进去两万多,然后这个公司跑路了。投钱以前认为:这种公司一般3-5个月才跑路,没想到才1个月就跑路。唉……

对于这种事情,我相当的无语,以至于电话打完之后,我给他发了条信息『唉,我他妈的真想骂你两句,你他妈的就是一特大号的傻波一』,我这个朋友后来给我发消息『我认了』。

「村里的那些无脑年轻人」,这是我最初想到的标题,但感觉这种标题太伤人,我把「无脑」去掉了。但是我始终认为他们真的属于无脑一类,缺乏最基本的对常识事物的判断,连银行一年定期利息是多少的人,只是在微信群里听他们忽悠,就敢轻易的将两万元交给一些完全没见过面的所谓的东北人,所谓的打着俄罗斯财团背景的陌生人。

我俩在初中的时候是比较不错的玩伴,属于那种一根烟你抽一口我抽一口,一包方便面一双筷子你一口我一口一点都不嫌弃这样的朋友,回想起来当时的友谊确实比较单纯。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初中毕业后他不再上学,而我离家也越来越远,从毕业后就没见过面。前几年通过QQ群要到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偶尔打打电话发发微信什么的。基本上我俩的生活轨迹从初中以后就不再相同,他常年混迹于各个农村之间,他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几乎吸取不到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大家靠着直觉和早已过时的经验判断一些事物,外加人性的贪婪,以及信息大爆炸产生的信息黑洞,他上当受骗是迟早的事儿,只是损失的钱数相较于他每个月的工资有点多而已。

在外面时间长了,偶尔也会想回去看看。但是每次回到老家的时候,新鲜感只能保持1-2天,之后会感觉到深深的无助和无聊,无聊的原因是没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去,比如电影院、商场什么的,无助是因为和村里的这些人聊天的时候,除了家常里短之外,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他们会以挑衅的口吻问你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比如『干什么挣钱,合伙做点买卖』这类话,刚开始的时候会认为他们是想了解点新鲜事物,在有过那么一两次抬杠的经历后,我发现这些人问我更多的时候是「抬杠」,或者说是为了彰显他在农村活的也不错的态度问的,问问题时的目的不单纯,以至于这样的对话很容易走到抬杠的死胡同,后来他们问我过的怎么样什么的,我尽量的和他们站到同一起跑线,让他们感觉到不那么自卑,才能继续愉快的聊下去。

自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信息的不对等。造成信息不对等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从村里走出去在外面上学的这些精英群体,在毕业后不回农村,使得农村完全被隔绝,无法充分全面的获取城里人当下在了解的信息,而判断事物的好坏的标准更多的是依靠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那些生活经验,或者从别的地方听来的一些片面的经验,过时+片面的经验,外加没见过世面并以配合在村里的地位的那种自信,结果就会走向极端,特别容易上当受骗。

我始终认为现在的农村基本已经沦陷,特别是留在村里的那些年轻人如果不主动获取外界新鲜事物的时候,农村沦陷的会更快。土地被收回,上班挣着刚够温饱的工资,休息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充电,有点空余时间全部用来斗地主或者打麻将或者K粉,他们会比上一代人更惨,并且惨不忍睹。偶尔有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一旦一两个月找不到固定的工作,基本都会完全的返回原地,并且对城市会产生一种恐惧,并且会认为城里的生活的确不如农村自在。

唉,我想不出什么办法能解决这种事情,只是不希望农村过早的沦陷,农村的那些年轻人不再轻易地上当受骗罢了。

————–

如果你还是理解不了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不妨看看「王小峰」写的『山上有神』这本书。

收录于{huiris博客} 原文链接原文链接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