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成为这个年代的弃儿,紧跟潮流赶了个时髦看了下众多IT大佬们推荐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于思维的大变革》,结果没看完,翻了几十页然后匆匆删掉,有些想不通这些大佬们推荐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是因为真本书真的很好看呢?还是因为自己想增加些自己的曝光度,背后的动机耐人寻味。
大数据源自于信息爆炸,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收集到一定量的数据需要很长时间,而数据是具有时效性的,一旦过了某个时间段,其就等于作废。这是常识,因为人总是在变化中进步,而不会一成不变。在大数据这个词成为流行词汇之前,很多企业特别是IT类公司都在讲云计算,讲了很多年始终没讲明白云计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云计算就是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来进行某一个兴趣点爆发时间的预测,帮助寻找下一个大众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好提早下手占领据点。
这本《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于思维的大变革》,大概讲了三个东西,分别是
更多:不是随机样本,而是所有数据
更杂: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
更好: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仅从字面上看第一点和第二点,就可见其逻辑是多么的混乱。不要随机样本而要所有的数据,既然要所有的数据,又要求不要精确性,反而要混杂性。无形中这形成一个死循环,其结果就是没有结果,最终回归到随机样本。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大数据,所有的猜测和推测都是基于随机样本。
很多电影在上映前都有小范围的首映式,首映式上邀请的都是各界名人名流,普通人一般是没有机会参与这样的首映式的。首映播完后会要求所有参与首映的人对电影提出意见,无论是表扬和批评,然后导演和投资方会汇总这些意见,再对电影进行小范围的修改,最终上映。
问题来了,参加首映式的这些人都是社会精英人士,这本来就是随机样本,而不是所有数据,更谈不上什么精确性和混杂性。为什么受邀的是这些社会精英人士,而不是普通大众?为什么不随机邀请一些人,比如某个地方区域内的人,或者通过电话号码随机抽取?想要保证数据的不片面性,仅邀请这些社会名流就够了吗?
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观点,也在
微博、微信表扬或者吐槽某物,但这些人群的呼声还是小了点,无法引起关注,或者说范围太广,无法快速定位坐标,让更多的人进行关注以及传播。主流社会始终由上层人士把控,上层人士也通常负责信息传播,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就像开头说到的我想看这本书动机一样。
与其说大数据在指引着未来的方向,不如回归到传统,其实是呼声比较大的社会名流精英人士在引导着未来。大众都是盲目的,大众能做到的就是听从、跟随、再听从、在跟随。我相信10000个普通人的答案会比100个精英人士的声音更准确,只是想要把这10000个人集中起来的成本更高效益更低,所以没人这样做。
其实,大数据是个伪命题,或者说大数据是事后诸葛。
下载:《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于思维的大变革》.m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