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跑步生涯很奇特,奇特到尽管我已经参加了多次铁三比赛,但从未跑过一场马拉松。
在无锡没有中签的情况下赌气不再跑马。
但这周末的首野却是在训练营开启之初就报名的。
温岭黄金海岸。号称大陆的麦理浩径。我对这个倒是无感。就是脑子一热就冲了。
25公里982的爬升,也就是两紫。根据出发前研究的 Google Earth,路线不是太难,觉得四个小时有机会拿下,很怕脸疼;所以说五个小时搞定。一小时5公里应该不过分。
我们住在海边。距离起点很近,6点多就被吵醒。也因为赛前的兴奋。
36公里组的正是六点出发;
外面下着雨,早些时候还电闪雷鸣;难以想象这样的天气怎么比赛;
这次一行五人参赛,还有两个女生Cindy和Wendy,是铁轮的同事;刚好也是参加25公里组,她们把我归入女生组了。
很羡慕铁轮的公司。两天内,除了一同来参加比赛的同事,路上还不时遇到几个,戏称周末来加班的。记得19年在广德,当铁轮比完以后,他公司的群里已经有人在祝贺他完成大铁了。而我参加这样的比赛莫说遇到同事来,甚至听说以后大部分都觉得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
起点的氛围很热烈,各种迪蹦起。而我躁动的心此刻却很平静。这次比赛与我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我懵懵懂懂的报名,懵懵懂懂的参赛。我不知道如何去准备这场比赛,没有对成绩的追求也很难去对比。越野跑的特殊性导致不管我成绩多好或者多差,都无法与其他比赛对比。我也并不紧张;没有对前方未知的恐惧。所有的来源似乎源自我四个月的训练。我知道能跑一个半马,我知道我能徒步20多公里,我也知道我一定能完赛。也因为我对这场比赛的无知。
8点准时发枪,我跟着
Cindy和Wendy以及她们的另外一个同事Freya 出发了。
很奇怪,当我跑起来以后却开始紧张,紧紧跟着Cindy,生怕被甩开,看着手表的配速居然有4分半。好担心自己前半程过于用力,后半程就把自己拉爆。这种情况在我过往的比赛中经常出现。
我问Cindy 5分配这么快么?
Cindy说这不是她会干的事情,再认真看一眼手表,原来刚刚把已经用时看成了配速。果然太过紧张。
出发的第一段沿着海岸线。糟糕的天气并不能看到远处。
25公里组有1200人报名,赛道并不宽,人又很多,很怕跟丢她们,Cindy和Freya开始不断地切换路线,我一走神就看不到她们,搜索一番赶紧跟上,Wendy则在后面一点。我生怕掉队,女生组就女生组吧,今天跟住就可以了。
1公里处就开始第一个爬坡了,比赛的第一个分水岭就在这里了;平路想要拉开距离很难,但是上坡就是拼刺刀了;
Freya先动的手,看她加速,我一边看向Cindy,一边紧追。几次追逐后,我就看不到人了,转到台阶路后就路边也变窄,我也只能自顾自到往前跑了。
我也慢慢从别人的节奏中找到自己的比赛节奏。我不再去想自己会跑得怎么样。
从台阶路段开始到终点,超过我的人并不多。反倒是我一路赶超。
今天的路线是爬两座山,然后再有个一段起伏路就到终点了
第一个山就在眼前,全程都是台阶,难是真的不难。按道理来说会很美,可以看到蓝天大海与那耀眼的太阳。奈何下雨,能见度很差,雨水无疑也增加了比赛的难度。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天气凉快,一群疯子又是在周末不好好休息,跑到这荒郊野外寻求内啡肽。
山也不高,两三百米的海拔, 山顶海风吹拂。还有一丝凉意。路上的志愿者们一直在提醒我们小心路滑,也在为我们呐喊助威。在跑到村中的时候加油声更是不绝于耳,与那热烈的加油声相伴的是雨势;雨越下越大,而我越发坚定,我看了一眼手表,已经跑了4公里多了,而前方就是cp1l ,我开始改变策略,盘算完自己身上的补给后我打算不进补给站,追求一下成绩。
越野跑和马拉松什么的很大的不同,每个补给点可以用吃席来形容,食材丰富,鸡鸭鱼肉全有,铁轮说每次比赛都是为了吃补给的,而根据我刚更改的比赛策略,我就只能吃胶了。
cp1过后就是第二座山。依然是水泥路和台阶,让我对越野跑有一些差异,都这么简单么?这不能叫越野跑吧?最多是山地马拉松。我也在不断超过其他选手,排名不断地提升。
爬到山顶后看到前方开始有了一些野路,志愿者也提醒着我们小心路滑,跑到野路上才看到今天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旁边的一个运动员就因为路滑而摔了一个屁股蹲。而前方是一个藏在大雾中的陡坡。
这个陡坡地上有一条绳子,所有的运动员都是拽着绳子爬上去的。如果后面一直是这样的路,那今天就别想追求成绩了,我又把比赛的预期调整为完赛即可。
湿滑加上陡坡,大家都开始小心翼翼地,而山脊线上无遮挡,如果慢慢走又会让身体迅速失温。好在这段路最终并不是很长。通过后又重新回到铺装路面。
赛后听说这段路后面大堵车,所有人都在排队通过,有的人甚至排队了半小时。我因为靠前,并没有堵在这里。
下山后的路段开始变得很轻松,不需要再爬山了,甚至下山路也只是台阶,不需要太过担心路滑。
过了cp2后 到了今天最精华的一段路,至少对我而言他是我最喜欢的。在几个村子中奔跑前行。两边的村落让我有些亲切。它很像我的老家,一样的海边小镇,一样的石头屋。
儿时的记忆浮现在眼前。三沙就是这样的。从五澳村到东澳、西澳,就是可以在村子中不断起伏穿行,青石板的小路,坐在家门口的阿嬤,甚至当地的方言我都觉得亲切,他们讲的话我似乎都听懂了。
从村子跑到海边公路,码头上停泊着归来的渔船,甚至连妈祖庙都是那么相似。尽管我每年都回三沙,但亲戚们大多数从那些巷子中的老房子搬到了县城中,我也很多年没有走进那些小巷中,每次镇里唯一走的地方就是去二姑家的那两三百米。
码头边看到一个冰库,渔船会在这里通过天上的滑梯把冰块运到码头上,碎冰后提供给渔船冷藏海鲜,儿时我跟着爷爷奶奶就在这样的一个码头边卖甘蔗,每次滑梯运冰路过都会掉落一些小冰块,我便跑过去捡来玩,我记忆中的那个冰库已经不存在了,码头更是在前几年填海工程工程中彻底消失了。三沙已经和我记忆中的样子越来越不同。
思绪越陷越深,我忘记了自己的目标,享受此刻赛道,拼劲全力的奔跑。雨势似乎也在变小,路边的村民为你加油呐喊,还有村民在直播我们的比赛,除了原本的补给点,还有村民自己搞的补给点,提供水给大家。石塘人民的热情也感染着我,在他们为我们加油呐喊的时候我也给予了回应。这比赛真好。
这是我第一次来石塘, 我并不知道她原本的样子,但是这样的石塘在既发展了旅游的情况下很大限度地保留了自己原本的特点,而不雷同,三沙东壁村现在作为一个网红景点,清一色重建的白墙,好似爱情海的圣托里尼。可是东壁村她不是圣托里尼,红砖和石头垒起才是她原本的样子。她不是小圣托里尼,东壁村就是东壁村。
25公里的比赛因为赛道的关系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长,三个多小时就跑完,比我想象中要容易很多,冲过终点,我对自己的成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不知道它是好是坏。时候才看到在近千人的参赛中我的成绩排进了前10%,相当的不错,ITRA积分直接到了450,首战即巅峰。后面估计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成绩了。
终点的补给基本上和吃席差不多,我随便吃了点东西,疯狂的补给快乐水。等待其他伙伴的回来。
在终点看到了赛场上归来的人各有特点,25公里组的浑身干干净净,36公里组以上,都像是从泥塘中爬回来的。一场雨确实让这场比赛的可玩性变得很不一样。
按照铁轮的说法是,他看到25公里组的人鞋底都是干净的,很不理解。
回去洗完澡打车去高铁站,因为比赛还在进行,封路并没有完全解除,而我们的酒店就在比赛封锁线内,司机只能打电话给我,表示进不来,交警接过电话问,你是运动员么?我回答是的,我是运动员,交警就对司机进行了放行。
对,我是运动员!这场比赛最后的情绪价值是交警叔叔给的!
离开石塘时,天已晴,太阳晒在身上有一丝暖意,今天真完美。
回顾整个比赛 15公里以后我还是有一些体力不支,无法继续保持奔跑。但是目前实力就是如此,就算去调整比赛节奏我也无法获得更好的成绩。但在装备准备上我有点过于充裕,手杖可以不带,甚至越野背包也可以不带,一个腰包即可,充电宝也不必,这样可以减轻一些负重。但这也并不会对成绩有太多影响,毕竟我对路线是无知的,准备充分点也不是什么坏事。不过越野跑挺好玩的,下次有机会我还是想再参加几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