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从3岁开始上幼儿园,我也不知道在幼儿园到底发生了什么(非公立普惠性幼儿园,学校不提供教室内的视频),到现在快2年了,依然非常抗拒上幼儿园,每个周日的晚上和周一的早上,都会频繁的来找我商量,问我能不能不去幼儿园,而是去姥姥姥爷家(去年疫情期间,完全是在姥姥姥爷家度过)。最开始表达能力比较差,抗拒到幼儿园的表现方式是哭,大约有好几个月时间每天早上在幼儿园门口都哭(好处是,几乎幼儿园所有的老师都认识他),后来表达能力逐步增强后,开始用询问的语气问我:明天去干什么,不想去幼儿园,想去姥姥姥爷家……
有段时间我在想,他为什么不喜欢去幼儿园,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对母亲或者母性(姥姥)的依恋,甚至我都在豆瓣找相关的书来看,比如《依恋的形成:母婴关系如何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还有可能是:他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懂得如何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孩子姥姥在带,他姥姥嫌弃别的小朋友不卫生以及其他原因);还有可能是,对陌生环境比较抗拒(有段时间都不愿意去姥姥姥爷家),适应周期比较长;最后一种可能是:在幼儿园不自由,随时都还听老师的指挥,还要被要求学一些唐诗三字经之类的(小朋友到幼儿园会紧张是普遍现象,和不少朋友聊过这个话题,大家普遍的观点是:绝大部分小朋友是不会在幼儿园大便的,这就是紧张的表现)。
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想明白我儿子为什么不喜欢上幼儿园,有可能未来这个事情不会有答案。不过比起不喜欢上幼儿园,我现在的关心的重点是:如何能让我儿子在明年上小学时,减少对小学的抗拒,甚至下半年如果到了幼小衔接能否很快的适应,特别是对上课老师教的课本上的知识的抗拒,所以才会找到这本《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这本书的中文叫《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没有副标题,乍一看好像很直接也很有吸引力,符合传媒所要求的的五步三秒原理,不过其英文名称更加准确是: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A Cognitive Scientis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ind Works and What It Means for the Classroom,即: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位认知科学家回答了关于心智如何运作以及它对课堂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梳理下,书内大概讲了4个内容:
大脑不擅长思考。
之前在《闲扯黑话》这篇日志中提及过,大意是:人类的大脑机制设计的就是如此,遇到新鲜事物,大脑会优先判断是否可以不经过学习就解决掉这个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学习新鲜事物,否则大脑的记忆功能就会大大的打折。
反复练习和题海战术的必要性。
基于大脑不擅长思考,说明大脑是懒惰的,虽然我们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记住很多东西,但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不经常通过反复调用记住的这些东西,大脑会认为这些东西是无用的,时间略长这部分内容就会。就像是我们在教小孩子说话,一个词有可能需要教很久很多遍才能学会,大致也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记不住课本中的知识。
一方面是无趣,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和语调在教不同的知识,无法唤起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另外一个方面,知识过于单调或者过于理论,无法和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如果能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未知的事物,则是最理想的状态。最简单的例子,有可能上学学的某些知识都你忘了,但在同一时期看过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到现在你依然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智力和态度的重要性。
智力是天然优势,高就是高低就是低,后天几乎无法弥补,良好的态度(比如努力),能大幅度缩短你和其他人的差距。
这本书其真实的读者群应该是教师,其次才是家长或者其他的人群,不知道有多少老师真正读过这本书,或者在用书里讲的这些内容在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