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是「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就是所谓的「读书日」。我也是看其他的微信公众号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如果我打开朋友圈的话,朋友圈里肯定也是一片读书的盛世(虽然微商卖货的会更多)。
大部分书籍的定价并不贵,普遍都在三十元左右,也就是一二线城市的一顿午饭钱。虽然定价相似,但用途和结果却大不相同。吃一顿饭也就20分钟的时间,肚子会有饱腹感,也就了体力能坚持到下一次吃饭的时间。但是读一本书,快则几小时,慢则好几个月(我有一同事读狼图腾,读了好几年才读完。真事儿!)。因此大部分人花同样的钱,宁愿选择吃一顿,也不愿意读书,也是有一定他们的客观原因的。我们在吃饱饭这件事儿上,从来没有含糊过。
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或多或少的读书,类似于像罗振宇这样的自媒体是没有出路的,大部分人都读书了,还用你推荐?所以罗振宇就抓住「读书」这件事儿,搞得几乎路人皆知,同时也赚的盆满钵满。哪怕是罗振宇作为创始人的「得到」APP,除了付费订阅那些行业专家发布的一些文章之外,APP里出现最多的也是各种书籍。有一点不厚道是,这些书在「得到」APP里是不打折的,所以买书我一般上京东或者淘宝。
每年都会有相关机构做一个「中国作家富豪榜」,入围的门槛相当的低,几乎百万版税收入就能上榜。最新的一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中,非网络作家类排名第一的是郑渊洁,版税收入为3000万人民币,排名第60的石钟山只有180万,可以想象一下这份榜单排行第100的作家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反过来看看国外,「福布斯-2016年收入最高的作家排名」中,排名第一的詹姆斯·帕特森年收入高达9500万美元,这就是差距。当然,这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英语有关,但差距大的有些辣眼睛。比如,村上春树《1Q84》三册在京东的定价在110-120元不等,折后约70-80元;而这本书在美国亚马逊的定价为35美元,折后价为26.66美元,折合人民币近200元。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国内图书的定价就像美国汽油的定价一样低廉。美国汽油便宜是因为需求太旺盛,国内图书便宜是因为市场太小。
自从2012年开始使用kindle后,向身边不少人安利过这款电子产品,给我的反馈结果是:想买的人不少,最终成功购买的只有1个人。绝大部分人很直白的告诉我「1年也看不了几本书,买完后肯定会在角落吃灰」。好吧,这就是现状,残酷的我再也不会向身边的人安利kindle是如何如何好。
就这么多吧,我不准备劝你们看书,我反倒希望看书的人越少越好,至少书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届时,我买书的时候会像个真土豪一样,买书可以不看定价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