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这座常住人口不足80万的县城,在繁华的宋朝亦是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用现在的话讲,宋朝的泸县妥妥的全国一线城市。
宋人赵懿描述当时江阳:“其时百姓家积有余,谷物咸多上市,百市廛赤繁华,四方商贾络绎于市者,年复于是也。”
玉蟾山石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第一次听黄庭坚的诗,是这句惊为天人的《寄黄几复》,那时他40岁;再听“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那时他6岁。
53岁的黄庭坚因为修史被神宗贬到蜀地,从重庆彭水到涪陵,再从泸州到戎州(今宜宾),6年后因为同为文艺爱好者的宋徽宗召回才离开,而那时他为泸州碑刻、题记已达24处。
玉蟾山上的“玉蟾”二字,便是黄庭坚的笔墨,传闻是他流连山中主持的美酒醉后而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相信90后的这代人都是通过这首词认识的杨慎。18岁时对着整个明朝唯一的四川状元杨升庵的满分试卷看了又看也没能成为状元郎,30岁时只能羡慕人家娶到了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的妻子黄峨。
只是后35年他被流放云南,来往叙永古道,路过泸州时也在玉蟾山上留下了“金鳌峰”的题字。
从宋朝到明朝,文人的笔就和歌女的曲、舞者的姿、剑客的气一样放不下,玉蟾山和江阳的山水之间是文人不吐不快的苦水。
水总会流逝,而千古的是凿在石头上的石窟。
唐末宋初的大足石刻毋庸置疑是南宋石刻艺术的巅峰,而距离它50公里的玉蟾山石窟,奏响了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完结章。
20元的门票的3A级景区,本来我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但当我进入山中,穿过20余座塔林,圆寂的高僧在脑中暗暗警示我不要轻视这座山。
玉蟾山石窟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千手观音像,通高5.6米,横宽3.5米,线条流畅细腻,表情含蓄慈祥,更有11个头和36只手臂,周边还凿有千手,众手执法器,意为法力无边慧眼无穷。
千手观音旁还有一些造像,虽然规模不甚宏大,但雕刻十分灵动,像这样抱腿的造像也是很少见的。
而像这样的造像,在玉蟾山大大小小就有400余座,几乎都是明代的。
因为2021年9月,泸县6.0级地震,多处文物受损,因此未能瞻仰到媚态观音像,甚是可惜。
从高中就看过的云冈石窟,到大学时期参观过的莫高窟,再到初参加工作时参观的敦煌石窟,再到最后打卡的麦积山石窟,虽然我第一次对石窟有概念的大足石刻并非“四大”之一,但川渝地区却是中国石窟造像延续时间最长、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
当我在锦州看过辽西时期的万佛堂石窟中看到北方石窟造像式微,而川渝地区石窟却因为成为后方富庶之地厚积薄发,大足的摩崖石刻就是其中集大成者。而玉蟾山摩崖造像,和渝西川南的很多地方一样,都是地方特色的完整保留,生活化十足。
龙脑桥
据《泸县志》记载,现存的170多座有雕刻物的石质平板梁桥,时间跨越从北宋治平年间,到明代的洪武、嘉靖、万历和清代的康熙、乾隆、嘉庆年间,至民国时期乃至当代;
长度从100+米、宽10米到1米左右、宽40厘米;地域从濑溪河到龙溪河到大鹿溪。如果到开封感受东京梦华录太远,不如到泸县体验大宋风华。
没有机会把这一百多道桥走个遍,待我踏过这些桥便能清清嗓子对小辈子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不过作为可以和赵州桥平起平坐龙脑桥倒是要去看看的,毕竟江南那些细腻的拱桥下流过的水太妩媚,我非要看一哈缠绵江南的乾隆也忘不了的四川桥。清乾隆四十三年,“钦命永宁道泸州以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加以保护”,桥长54米,12个桥墩13个孔,中间8个桥墩分别雕刻了麒麟、青狮、4条龙、白象4种瑞兽,有道是“麒麟两岸守护,大象河边畅饮,青狮桥上怒吼,龙王携龙遨游”。
象征尊荣的龙和代表财气的蟾蜍皆聚于泸县,龙年不去造访一次也甚是可惜。
据说泸县玄滩延福寺有玄奘携猴取经造像,留一点念想,期待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