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出租
立即入驻
欢迎入驻!

读《欲罢不能:科技如何让我们上瘾》书记

书评2年前 (2023)发布 小萝卜头
412 0 0

1.

我儿子即将2岁。

从半年前开始,学会了从床上爬上爬下和自己能独立行走以后,除了牙牙学语和喜欢在我身上蹦来蹦去以后,最多的一个动作是找手机和iPad在什么地方,然后自己打开看《小猪佩奇》之类的动画片。

刚开始的时候,一次看10-20分钟就会停下,中途被夺走也不会发脾气,当然有可能当时心智不够完善,不会发脾气。但最近1个月开始,如果不阻止他用手机或者iPad,他能持续的看1个小时以上,超过1个小时才会觉着无聊,玩会玩具什么的。

如果在他看的时候手机或者iPad被夺走,就会哭天喊地、打滚耍驴,偶尔还伴随着哭。除非抱走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或者穿好衣服带到楼下玩,才会好转。

对于我儿子的教育方法,我和iris早就在孩子出生前就决定选择:放羊式教育。不设太多的规则,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一般不会阻止,会选择在旁边看着并指导他来玩。小孩子需要玩耍,玩耍才能释放出他身体内的能量,否则这些能量就会通过其他方式发泄出来,比如哭喊打闹等等。

继续说回我儿子玩手机。早期玩手机的时候,我们不会阻止他玩,认为他总是会玩够的,到时候自然就不玩了。现实情况确实是这样,只不过玩手机或者iPad的时间在不断的增长,偶尔有一次发现连续的玩了一个小时,还停不下来……

2.

在这本书的序言章节里,作者列举了一些例子,挺让我吃惊的:很多科技大佬是禁止或者限制他们的子女使用科技类电子产品的,比如2010年1月发布了iPad,但乔布斯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使用这台设备,同样的还有推特的创始人……。

当然,不知道是真相是否真是如此,还是作者故意添油加醋的恐吓读者。但从我观察我儿子的一些举动,发现我儿子确实已经对手机和iPad「上瘾」,并且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玩具已经不是他的首选,当他想玩玩具的时候,会先抬头看看iPad或者手机是否在自己可触及范围之内,如果有,则立即开始使用手机或者iPad。我儿子对电子设备「上瘾」,我觉着不可避免。毕竟他们这代人基本都是含着手机出生的,从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几乎99%的孕妇都长时间的玩手机)。

对待「上瘾」这件事儿,回避肯定不是解决的办法,如果让「上瘾」变的可控,是作者想解决,以及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书里是这么解释「行为上瘾」的:

什么是行为上瘾,六要素构成:可望不可即(诱人)的目标;无法抵挡、预知的积极反馈;渐进式进步、改善的感觉;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困难的任务(逐渐升级的挑战);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未完成的紧张感);强大的社会联系。

如何让上瘾可控,作者给了一些建议:

1、改变动机。
2、好习惯替代坏习惯。
3、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4、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
5、削弱心理迫切性。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我们都知道懒惰是人类的天性,既然我们知道如果能克服懒惰我们的人生肯定会大不一样,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懒惰,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懒惰,很多时候也包括心理上的,甚至包括学知识这件事儿上也是如此。

想想罗振宇、梁文道甚至高晓松这些人在干什么,就是把一本500页的书,总结成500字的读后感送到你面前,当你花了5分钟一字不差的读完这500字,你心理会产生自己已经读过这本书的错觉,毕竟书内的故事梗概你是可以说清楚的,而自己只用了5分钟,别人需要三天甚至一星期。这种类「一夜暴富」心理,每个人都有,这也是一种懒惰。

唉,好难啊。

3.

写在最后,其实,我最初看这本书的动机,并不是因为我儿子,而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想系统性的了解下一款产品、一款游戏,是如何让人欲罢不能、夜不能寐、还不停的进行充值等等行为的。结果,发现了我儿子对电子产品的「上瘾」比工作更迫在眉睫,所以,才会有前面的我儿子的事情。

收录于{huiris博客} 原文链接原文链接

© 版权声明
广告也精彩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